北京时间:

福羲國際2024年香港春季拍賣会| 雜項精品賞析!

2024-05-31 16:20
来源:网络

香港福羲國際2024年春季拍賣會,香港征程再啟,將於2024年07月10日隆重啟幕,07月15日09:00正式舉槌,我們滿懷期待,誠邀閣下的關註、支持與參與,共襄藝事,共繪秋色。福羲國際會繼續秉持專業的態度,全面打造優質、嚴謹的拍賣平臺,持續為廣大藏友及委托方提供藝術品拍賣服務。

香港福羲國際2024春季拍賣會

FUXI INTERNATIONAL 2024 SPRING AUCTIONS

● 預展時間 / PREVIEW●

7月10日 星期三 - 7月11日 星期四

香港 | 中海日升中心31G  

HONG KONG | Unit G, 31/F, COS Center

● 7月12日 星期五 - 7月13日 星期六●

香港 | 九龍香格里拉酒店負二層蘭花廳  

HONG KONG | THE ORCHID ROOM, LOWER LEVEL 2, KOWLOON SHANGRI-LA
● 拍賣安排●

● 7月15日●

09:00 AM 百幣集粹——歷代錢幣·古錢 銀錠

ANCIENT COINS, SYCEE AND COMMEMORATIVE MEDALS

時間順延 墨萃藏臻——中國書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13:00 PM 錦繡圭璋——玉石雅玩

CHINESE JADE AND STONE CARVINGS

時間順延 承齋長物——金銅紫砂文房藝術

IMPORTANT CHINESE WORKS OF ART

● 7月16日●

13:00 PM 器以載道——私家藏瓷

CHARM OF THE IMPORTANT PORCELAINS

2024年07月,讓我們以傳承文化的名義,與各界藏友相聚,續寫收藏故事,為2024年開啟新的篇章。

顧景舟 夙慧壺

規格Specification:通高(H)10.5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9,000,000-13,000,000

顧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別稱: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荊南山樵,自號壺叟、老萍。宜興紫砂名藝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8歲拜名師學藝,三十年代後期至上海製壺仿古,1954年進入宜興蜀山陶業合作社,1956年被江蘇省政府任命為技術輔導,帶徒徐漢棠、高海庚、李昌鴻、沈遽華、束鳳英、吳群祥等人。一生三次參加全國工藝美術代表大會,在港、澳、臺、東南亞影響特大,被海內外譽為“壺藝泰斗”,作品為海內外各大博物館、文物館收藏。

這一把顧景舟製的紫砂夙慧壺是紫砂的傳統壺型之一的~~雙圈壺。造型最早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間。雙圈壺,顧名思義是帶有雙圈的壺,其具體表現在,紫砂壺的橋型鈕處套有兩個螺紋的雙圈,可以自由活動,製作極為精巧。所有顧景舟的雙圈壺,顧老都稱之為雙圈,只有他與劉海粟合作的這一把壺稱之為“夙慧壺”。而雙圈壺最難的不是雙圈,不是三彎流的壺嘴,而是那挺拔俊朗,剛柔並濟的壺身。遠遠端詳,壺身身姿挺拔端莊,給人一種陽剛正直之氣。上手細品,壺壁的筆直之下又蘊有弧度,使得壺身透有一股優雅謙和之氣。這是多少製壺人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不是一眼可見的弧度,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條直線,而是讓壺蘊含有一股剛柔陰陽平衡之氣。

此拍品夙慧壺器身為直筒形,三彎流,折方把,圈底,平嵌蓋,橋鈕中置雙串環。胎體十分細膩,表面由於長期把玩而呈現出光澤,壺身為圓筒狀,過橋式蓋鈕,套以雙環。壺嘴捏型精確,出水流暢不留涓滴。把手寬大樸質。整體造型雋永沉穩,有大氣。夙慧壺以雙環扣壺紐,壺型雖簡單,但不失美感,身筒直而帶圓潤,三彎嘴優美,把彎中帶直,平衡優美,茗畫為枯梅逢春,花香滿枝椏。整壺氣質肅整,締造完美。一派悠閒意,品茗自賞之。此作發表於1992年冬,是顧景舟與書畫名家劉海粟(1896~1994年)唱合之作。劉海粟雅好壺藝,常與宜興名陶合作製作紫砂壺,名畫、名家紫砂壺,譽為雙絕。此器壺身由劉海粟題字“夙慧”、“壬申中秋劉海粟九十七歲”;另一面刻繪一枝鐵骨老梅枝,題“眉壽”、“劉海栗年九十七”等。由景舟操刀描刻而成,是繼清代陳曼生之後,文士陶工唱合的另一佳話。完成此次合作之後數載,兩老相繼辭世,結束他們璀璨的藝術生命,徒留後人傳唱緬懷,作為一段佳話載入歷史。「夙慧壺」是顧景舟生前最滿意的一把紫砂壺,不僅展現顧老精湛的技藝,更可以說是紫砂與書畫泰斗跨領域的曠世合作,是紫砂工藝的又一次巔峰之作。

陳曼生 匏瓜壺

規格Specification:長(L)16.5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100,000—200,000

相傳清朝部分官員的家眷是不能帶在身邊的,因而曼生夫妻不能長相廝守。曼生遂以壺寄情,以解相思,無奈終不能創一中意之壺。一日偶讀曹植《洛陽賦》之“歎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只獨勤”句得匏瓜,細究之,匏瓜又稱瓢葫蘆,乃葫蘆之變種,更有趣者,古用作男子無妻獨處的象徵,曼生不禁啞然而笑,此物不正好寄我之思,釋我之苦矣。遂遍尋匏瓜數日,日日觀摩,終成此一不尋常之壺式,名曰:匏瓜壺。

此壺外形似匏瓜,短直口勁挺有力,彎把古拙,似不經意而天成。底部平,有微圈足。壺身有行書題刻“飲之吉匏瓜無匹,曼生銘”。匏瓜壺形,於轉折銜接處皆以大弧型處理,圓潤豐腴,挺而短的流、渾厚的把手、與瓜鈕形的蓋,比例協調,流、口、把三點成一直線,毫釐不差,不愧為大師之作,實屬難得,整把壺穩健豐潤,胎質堅緊細膩,砂粒勻柔,包漿溫潤,有如嬰兒的肌膚一樣光滑如玉,樣式氣度端莊,風格雅致,細節的處理比例恰當、珠圓玉潤。工藝精湛嫺熟,造型協調和諧,有圓、穩、勻、正之美感,色澤於尋常處見風流,形製經典無可懈擊,真不愧為一流茗壺。壺蓋“彭年”,壺底有“阿曼陀室”:印章,當是曼生彭年合製。此壺造型別致,泥料純正,是一把頗具文人氣息的賞壺。

朱可心 松鼠葡萄紫砂壺

規格Specification:長(L)21.5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200,000—300,000

朱可心(1904-1986年),原名開張、凱長,藝名“可心”寄意“虛心者,可師也”,“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之意。宜興紫砂名藝人,花貨大師,一代宗師。14歲拜汪生義為師學藝,出道後壺藝即露鋒芒。朱可心擅長塑器造型,尤以龍,雲,松,竹,梅等題材創作的茶具為最,古中見新,別具一格,形成了他獨特的工藝流派。民國二十一年創作的“雲龍鼎”榮獲美國芝加哥博覽會特級優秀獎。他創作的“報春壺”,“松鼠葡萄壺”等20餘件作品,曾先後參加各種國際博覽會。,其製作的紫砂器被讚譽為“脫盡人巧殊眾工,神工鬼斧難雷同”。

此拍品用純紫砂泥製樣,呈紫紅色澤,細潤可愛。壺身似葡萄球形,嵌蓋結構,圓潤合體,絲嚴合縫。壺蓋以一捲曲的葡枝為鈕,旁設榛果葡萄,枝下一松鼠正翹尾貪食葡萄,動靜攀附。器身塑似葡萄藤蔓圍繞,其間三五松鼠攀附藤上拾取葡萄。壺上的松鼠葡萄為全手工成型,製樣規整光挺,把流均塑以折枝狀,虯曲蒼勁自然,整體塑造精巧細緻,古雅別致,於雅致中現童趣,情趣於壺,賞心悅目。撫摸品茗,頗具雅玩之意趣,是一把蘊茗把玩的精品之器。

清 銅鎏金歡喜金剛像

規格Specification:通高(H)27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1,500,000—2,200,000

歡喜金剛是密宗無上瑜伽部母續尊奉的重要本尊,也是薩迦派道果修法尊奉的主要本尊。藏語稱為“傑巴多結”,又被叫作“飲血金剛”或“歡喜佛”,“歡喜”的更深意思是通過修行所獲得的大自在、大自由和大解脫,也就是真正的身心合一的大歡喜境界。傳說歡喜金剛是大自在天之長子,是一個象徵殘害世界的大荒之神;而明妃則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之軀,以救世渡難為本,以其擁抱吸其荒神之大惡之源,鎮壓受攝邪惡和邪欲,以達到自在歡喜,所以也稱其為“歡喜天”。

此拍品銅鎏金歡喜金剛像為八面十六臂雙身形象,每頭皆戴花冠,每面三目,獠牙具外露,相容凶忿.十六手各司其職,中二手抱明妃,其餘手伸向兩邊,手中皆持髏器,內盛不同神物,右邊髏器內盛物為白象、青鹿、青驢、紅牛、灰駝、紅人、青獅、赤貓;左邊髏器內盛物為黃天地、白水神、紅火神、青風神、白日天、青獄帝、黃施財。金剛四腿中兩腿彎曲,兩腿站立,呈丁字形獨立。明妃叫金剛無我母,她左腿與主尊右腿並齊站立,右腿鉤在主尊腰部,右手握鉞刀,左手捧骷髏碗。衣飾與主尊相同,皆不著衣,僅飾連珠式瓔珞。其銅質精純,金水濃厚,鑄造精美。

隋唐 銅鎏金三世板凳佛

規格Specification:通高(H)26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2,000,000-3,000,000

此拍品銅鎏金三世板凳佛造型優美,工藝精湛,底部方形四角基座,俗稱"板凳佛"。基座上蓮臺線條剛勁、流暢,蓮瓣飽滿,有張力及彈性感。蓮臺上以釋迦摩尼佛為主,兩側分別鑄有小立佛,面型端莊虔誠,身骨清瘦,衣褶繁複,水波紋頭,背部都鑄有火焰紋,另一面為大背光。根據此坐佛像整體特徵表明,這是一件典型的隋唐時期觀音佛像。也充分表現出隋唐時期佛像雄偉而嚴肅的氣質。實物證明了印度佛教傳入中國逐漸漢化的演進趨勢。佛像比例適宜,配合整善完美,莊嚴合度。雕造墩鑄的藝術手法也很高巧,精緻、姿態、挺舉、雄勁剛劍。凝厚沉寂中卻又生動活潑,線條拙樸而又嫺熟,名副其實的隋唐精品之作。

可參閱:

1:臺北故宮博物院《金銅佛造像特展圖錄》。

2:佳士得香港,1998年4月26日,編號601,晚隋鎏金銅佛坐像。

銅鎏金文殊菩薩坐像

規格Specification:通高(H)18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1,200,000—1,800,000

文殊,意譯「雅致吉祥」,明永樂佛像典型之一。本品工藝超卓,身軀朝斜上方微傾,腰身線條流暢,造型尤為精緻。造像展現西藏工藝風格,或為明天子鞏固與西藏宗教領袖關係之贈禮。元朝蒙古君主早已採用若干西藏佛教及喇嘛教禮儀,喇嘛教藝術續傳至明代,本品即為佳例之一。

智者文殊菩薩,睿智靈巧;普賢菩薩,慈悲妙善,常與文殊並列。兩佛或為釋迦如來兩大弟子,常侍佛左右,據稱為歷史人物。文殊菩薩居於五臺山,善說法要,開導眾生,據傳乃奉釋迦如來之命,廣授佛法,五臺山因而香火鼎盛。

本品文殊菩薩身披袍裳,戴天冠寶石,手結轉法輪印。此手印象徵佛陀初轉法輪,於鹿野苑開演正法,啟迪眾生,乃佛陀一生至重要之時刻。右手中、食、尾三指朝上,分別代表聲聞乘、緣覺乘與菩薩乘,左手伸展三指,象徵佛、法、僧三寶。

比較一作例,尺寸略大,出自Benjamin J. Stein收藏,圖錄於Ulrich von Schroeder,《Indo-Tibetan Bronzes》,香港,1981年,圖版147E;另一例售於倫敦佳士得1985年4月16日,編號300;尚有一例,曾售於香港邦瀚斯2007年11月26日,編號7。

 



北魏 銅鎏金釋迦牟尼像

規格Specification:通高(H)24.8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1,500,000-2,500,000

此拍品銅鎏金釋迦摩尼像,其面相豐圓,深目高鼻,表情寂靜而堅毅,其相貌具有明顯的北方民族特徵。頭飾渦旋狀髮型。身姿挺拔、軀體豐厚。胸脯健碩、肩膀寬厚結實。內著僧祇支,外披袒右袈裟,袈裟反搭於左肩。衣紋寫實性強,有厚重的質感並富有立體感:右手舉於身側,結施無畏印,左手置左膝上,掌心向外。主尊背部有一個插榫,可供安裝背光(已佚),背後配插一火焰型背屏,中圈內飾鏤空卷草紋,圈外熊熊火焰攀升,尖細高聳。鎏金與胎體結合緊密,金水大部分保留,亦遍佈青綠銅銹,古樸素雅,是一件極具代表的北魏佛像。

參閱:

1:故宮出版社《梵天東土 並蒂蓮華》第320頁;

2:國立故宮博物院《佛陀形影》第41頁;

3:香港蘇富比2016秋拍,Lot 3203,北魏皇興四年鎏金銅蓮花手菩薩像,成交價:RMB 9,872,800;

4:紐約蘇富比2011秋拍,Lot 0315,北魏西元471年作銅鎏金佛立像,成交價:RMB  6,532,753;

戰國 青銅狩獵紋壺

規格Specification:通高(H)39.5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1,000,000—1,500,000

狩獵紋壺是戰國時代華麗圓壺的代表,常用於盛酒。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許多反映社會生活題材的紋飾,描繪出當時貴族社會生活和勇猛作戰的場面,內容涵蓋宴樂、弋射、采桑、狩獵、搏鬥、攻城、水戰等,本件狩獵紋只占一部分。

拍品造型,裝飾和大小均大致相同。紋飾上略有不同,壺身呈圓形,小口,細高頸,球形腹,高圈足,蓋隆起,頂部有三個圓形捉手器,蓋面外圈飾以六只鳳鳥紋及以三角形分隔,中心飾以四葉紋。圓形壺口,壺蓋為活動配件,可以取下。壺頸長並鑄滿鳥銜蛇紋飾,頸末端以勾聯雲雷紋作分隔,大鼓腹,壺身自上而下共有三層裝飾帶,上半飾以狩獵紋,塊狀的人獸鳳鳥相博,兩側有雙鋪首銜環,中層以勾聯雲雷紋相隔,下半再飾以狩獵紋,上下輝映,相得益彰。高圈足飾以格狀網紋襯地。此青銅「狩獵」紋壺,整體工藝精佳,保存狀況良好,實屬難得,狩獵紋是中國青銅器中十分突出的裝飾風格,藏家千萬不能錯過。

商 青銅觥

規格Specification:通高(H)21.5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5,000,000-8,000,000

「觥」,又寫作「觵」,也稱兕觥。商周時期一種酒器。《詩·豳風·七月》:「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詩·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毛傳:「兕觥,角爵也。」許慎:《說文·角部》:「觵,兕牛角,可以飲者也。從角,黃聲。其狀觵觵,故謂之觵。觥,俗觵,從光。」《詩疏》引《韓詩》亦雲:「兕觥以兕角為之」,都說明觥最初是用兕角製作的,為飲酒器,後來觥用青銅鑄造,形體變大,就成了盛酒器,但有時仍沿用兕觥的名稱。都是形容眾賓飲酒唱和的熱鬧情景。

青銅觥最早出現在殷墟文化二期,也就是商代晚期前段,沿用到西周早期,其出土數量遠較其他青銅酒器為少,目前見於著錄的不過六十餘件。但存世的也就一半左右,其中有一些僅存觥蓋,有一些器存蓋失。從考古發掘中可知,青銅觥都出土於墓室規模大、隨葬青銅器很多的大型貴族墓,在商周青銅禮器組合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是奴隸主貴族「明貴賤,別等列」的標誌,也是統治階級權力和地位的象徵,因而在商周時期能享有青銅觥的人,一定是身份很高的奴隸主貴族,一般貴族是沒有資格享用的。

此拍品青銅觥曲口寬流槽,後部有豎耳獸首半環形鋬,高圈足出沿後下折,形成一道高邊圈。觥蓋前端為龍頭形,龍角高聳,闊口露齒,勾眉凸睛,耳向兩旁斜伸;後部裝飾大虎面,翹鼻豎耳,闊面鼓睛。蓋脊作卷尾長虺,兩側各飾一條張口拱體尾上卷的夔龍。頸、腹和圈足各有三道扉棱,俗稱出戟。夔龍的上唇如大象長鼻向下翻卷,前腿彎曲向上前伸,正好佈滿流槽下部。圈足飾六條夔紋,以扉棱為中心,兩兩相對,除觥蓋的龍頭虎面之外,通體以纖細的雲雷紋填地。此拍品的裝飾藝術,崇尚繁縟,追求譎奇,刻意求工。器身滿布花紋,極為精麗飭整,是典型的「三層花」。所謂三層花,就是除通常採用浮雕狀主體紋和地紋形成的兩層花紋之外,還在主體花紋上鏤雕陰線細紋,形成裝飾花紋的三個層次。富麗堂皇,精美絕倫。整器紅斑綠鏽,古氣盎然,看去給人一種溫順祥和之感,頗具有一定的觀賞和收藏價值。

可參閱:

《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編·青銅器(上)》,文物出版社,1990年1月,第142頁,圖153;

《中華文明五千年藝術展》,古根漢姆博物館出版,紐約,1998年,圖36。

明 銅阿拉伯文鬲式爐

規格Specification:直徑(D)18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1,500,000—2,000,000

此拍品銅阿拉伯文鬲式爐造型呈平口無耳,下承三足,是為鬲式爐中的一個重要門類,即“平口鬲”者。線條流暢,造型大氣,盡得肅穆端莊之美,深得文人雅士所鐘,是故歷代均出佳器。爐身有三處開光,內起珍珠地,鏨刻有阿拉伯文字,內容出自伊斯蘭教經典清真言:“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伊斯蘭教義禁止偶像崇拜,故多以聖文裝飾之。此句為阿拉伯文經典,世界穆斯林禮拜之時均需背誦。正德朝阿拉伯文器物可參照者甚多,瓷,玉,掐絲琺瑯等類均有,散見於各大博物館及私人收藏。皮色棗紅,層次分明而勻淨。斯爐底部有“正德年製”篆書四字款識,系與爐身一體鑄成,後曾稍加修刻,極見工整,方正嚴謹,一絲不苟。觀此款識,結合爐身鑄造之規範,應為正德朝官鑄之佳品。

商晚期 青銅田父甲三足爵

規格Specification:通高(H)20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1,000,000—1,800,000

爵作為禮器,或單一出現,或與其他禮器組合。考古數據顯示,在商代飲酒禮器中,有一爵、一爵一觚、一爵一斝、數十件爵等使用之製。商代晚期的青銅爵製作最為精良。

此拍品青銅爵便是這一時期的典型器。杯長流尖尾,流上立雙柱,呈渦紋傘狀,卵形深腹,獸獸半圓形鋬,三棱形錐尖足。形體肅穆雋秀,腹上部飾連珠紋及回紋帶,紋飾立體而清晰。周身經歲月洗禮,而青鏽斑駁,更顯古樸之韻,其造型秀美,體態端莊,裝飾簡練大方,為商晚期青銅器之佳作。更為重要的是,其耳部一側鑄刻有“田父甲”一行銘文,子口深俊,蒼穆古樸。,是商晚期鑄造技術達到頂峰的體現。整器通體黑漆古,在青銅爵杯中甚為少見。皮殼熟亮,足見傳世已久,原為民國著名古玩商戴福保收藏。

商 婦好鉞

規格Specification:18 cm× 13cm 重:479g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500,000-800,000

鉞是一種橫擊的兵器,與柄橫裝,內可嵌入柄中,用繩索通過闌上二穿與柄結紮,它在古兵器中屬於“劈兵”。鉞本作戉,其器形來源於斧。《說文》:“戉,斧也。”斧之大者可專名為鉞。《左傳·昭公十五年》:“戚鉞、秬鬯。”賈公彥疏:“戚鉞……俱是斧也,蓋鉞大而斧小。”有別於一般斧的鉞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那時的鉞多是玉質的,和同時的石斧相比,它們體大而薄,琢磨精細,良渚文化和淩家灘文化出土較多。商周時期青銅器出現,又有銅質的鉞。西周以後鉞就極少見了。

此拍品商朝青銅鉞,身呈斧形,刃部弧曲寬闊,肩部略微上翹。在鉞身靠肩處的方框中飾有雙虎噬人紋,兩虎作側視狀,人頭居於兩虎之間,從紋飾整體上看,它是一個圖案化了的、作趴伏狀的虎紋的正面形象。其鏽色自然,鑄工精湛。紋飾為商代兵器所罕見,是研究商代兵器及河南地區商時期青銅文化的重要資料。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以及鑒賞價值。

明 銅阿拉伯文香盒

規格Specification:直徑(D)14.5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1,800,000—3,000,000

香盒是傳統的香具中極為重要的一環。與瓶和香爐並稱,然而此類銅器中以瓶、爐較多,盒較為少見。此香盒通體銅質,扁圓形,線條規整簡潔,拍品造型沈穩,包漿古樸,蓋面開光,開光內於珍珠地紋上浮雕阿拉伯文,取自古蘭經中讚頌真主,敬拜先知之義。外環一周花卉紋,雕工流暢。盒蓋與底以子母口相連,整體鑄造技藝極精,與同類相比遠為勝出。皮色豔紅中微帶斑駁,古意盎然。所用之銅久經冶煉,入手極墜,至精至純。正德皇帝篤信伊斯蘭教,故而伊斯蘭紋飾的器物盛行一時,其時宮中瓷器、銅器喜以阿拉伯文為飾,為當時之名品,亦是後世收藏家極為珍愛的收藏種類。此銅阿拉伯文香盒即為其中優秀代表。

鄭板橋 壽山石印章

規格Specification:通高(H)4.8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4,500,000-6,000,000

印文:白天申堂

邊款:春風夜雨一吟句秋到人間,使以有化葉飄飄,顧之吟極雪香

觀跋:乾隆乙丑板橋

鄭板橋(1693-1766),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清代書畫家、文學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鄭板橋之名在“揚州八怪”這個群體中最為家喻戶曉。八怪中的金農曾評其說:“興化鄭進士板橋風流雅謔,極有書名,狂草古籀,一字一筆,兼眾妙之長。”近人鄧拓說其:“它不止流行於當時,二百年來都一直很流行,曆久舊學,冬心、板橋,參用隸筆,然失則怪。”

鄭燮在書畫藝術上,注重學習古人,從前代名家的作品之中汲取養分。以此為基礎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他的作品集文學、書法、繪畫等藝術為一體,是畫家多方面文化素養的集中體現。他一邊讀書一邊習字。其詩書畫日臻化境,筆筆入神。而在鄭燮眼中書畫只是士大夫日常的閑來之筆。而真正的士大夫,要以天下萬物為心,以蒼生為己任。其尤為喜歡孟子所提倡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句名言一直深深的影響其為官之道。也塑造了他的人格更加的豐滿。

此拍品鄭板橋壽山石印章,印面呈正方形,邊款內容豐富,全印以漢人白文法為之,刀法以沖刀為主,轉換嫺熟,起止果斷,迅疾之餘不忘穩健之意,故而線條曲直有度,方圓相濟,得雍容勁挺之筆意,極盡變化之能事。刀下痛快之處,恰似當時江面上的風雨撲面而來。四字分三排,用篆之奇,佈局之妙,簡直就是“疏可走馬、密不容針”四字要訣的教科書級示範:篆書用秦篆法對漢人繆篆進行改造,每字根據筆劃之多寡而佔據印面大小不同之位置,可謂虛實相生,顧盼生姿。而以此苦心之經營,卻依然能做到從容酣暢,元氣淋漓,更是令人不得不嘆服的真功夫。印面周邊欄有破損之處,很清晰的可見使用痕跡。整體運刀技法爐火純青,精微處纖毫必爽,圓潤處似行雲流水,刀法、刀味皆有古韻,不同凡響。

田黃獅鈕印章

規格Specification:重(N.G)237.8g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7,000,000-8,500,000

印文:「雍親王寶」

邊款:如意,養心殿造辦處,雍親王寶

此拍品田黃獅鈕印章質地溫潤凝結,肌理之下,蘿蔔紋清晰可見,紅筋錯落有致,天生帶有帝王之氣。此印章是在原石基礎上雕刻而成,造型樸茂生動而有靈氣,線條簡潔流暢,可見作者刀法之精妙。獅鈕魏巍古風氣韻,神態肅穆莊嚴,可謂是生動玲瓏,整體觀之,古意立現。觀其篆刻工藝,印文字體排列錯落有致,刀法古樸井然有序,非現代篆刻家能輕易仿造,細看篆體之地,皆是刀刀剔出、密而不亂、均勻鋪墊。細膩通靈,仔細端詳類似發出金光,明豔的黃色瑰麗無比,天生帶有帝王之氣。用手撫摸,其質溫潤宛若少女之玉肌,極具嫵媚親近感。把玩摩挲間,凝膩如脂,恍若軟玉在握。外表一層自然的包漿,透過燈光仔細觀瞧,可見其肌理隱含的絲紋,綿密豐富,瑩澈溫粹,通體筋格凸顯,自然;靜靜欣賞這枚方章,會被印材的自然之美所打動,更會被其“大美至簡”的形制所吸引。如此大材的田黃石獸鈕印章,存世稀罕,極為珍貴。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和市場價值。章身光滑無紋飾,多年流傳把玩,可見包漿古樸自然,邊角已圓潤。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堪稱田黃石印章中的佼佼者。

漢代 白玉臥羊

規格Specification:長(L)7.8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1,800,000—2,600,000

此拍品呈白玉質,局部有沁色。羊呈圓雕跪臥狀,體態肥碩。頭部似三角形,微微昂起,目視前方,雙角彎曲盤於頭後方兩側,頸下及身體兩側雕琢平行的陰線細紋以示毛髪。兩只前足一跪一起,後足貼臥於腹下。玉臥羊外觀玲瓏精緻,晶瑩剔透,拋光亮潔,圓潤可愛。羊在古人心目中是溫順和吉祥的象徵,漢代畫像石上多有表現,而圓雕玉羊的實物則多見於兩漢時期。

香港佳士得2016年11月30日釋出一件類似的玉臥羊,區別在於這件玉羊為水丞形制,背部掏制了一個圓形的洞;另外還有一件清宮舊藏的玉臥羊水丞著錄於《玉器(上)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沒被掏膛的玉羊,著錄於《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篇4 漢魏晉南北朝》,與本品類似,可資比較。

明 鴛鴦童子擺件

規格Specification:重(N.G)132.5g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2,800,000-3,800,000

此拍品鴛鴦童子擺件,整體五官以陰線表示,在開臉上,鼻眼周圍陰刻壓地,使得顴骨凸出,雙眼琮為橢圓環,鼻子上窄下寬,呈蒜頭狀,頭與頸之間以橫向的弧線分界,橄欖形眼,嘴帶下弦月,小口,與鼻翼同寬。衣褶簡練,衣褶紋溝明顯,童子執荷在背後,荷花呈蓮蓬狀,鴛鴦體態較大,豐腴肥美,所雕線條細膩流暢,落刀有力,刻畫十分生動傳神。整體雕刻手法精湛細膩,將童子臉部表情及肢體動作語言刻畫得形象生動,生活氣息濃郁,饒有意趣,令人回味。該擺件它不僅展示了明代玉器製作的高超技藝,還反映了明代宮廷的制度和文化。這件玉飾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和研究價值。它提供了關於明代宮廷工藝和監造制度的珍貴資料,對研究明代玉器製作和宮廷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可參閱:

1:德安堂舊藏,展於《玉緣:德安堂藏玉》,永壽宮,故宮博物院,北京,2004年,編號79;

2:Ronnie Greville夫人舊藏,售出於倫敦蘇富比,2001年9月14日,編號44;

3:Thompson-Schwab舊藏例,售於倫敦蘇富比,2016年11月9日,編號3;

來源:臺灣藏家舊藏

漢 青白玉韘形佩

規格Specification:長(L)11.8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1,200,000—1,800,000

韘形佩是從玉韘演變而來,多作橢圓形,上端出尖,中有一圓孔,近似於盾牌或雞心的形狀,俗稱雞心佩。韘即古人拉弓射箭時套在右手拇指上用於勾弦護指的工具,《毛詩故訓傳》有載「韘,玦也。能射御則配韘。」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從筒形轉變為側扳,並在西漢完成了從實用性向裝飾性轉變的過程,成為貴族流行佩戴的器物,不再具有實用功能,而加以龍、鳳、螭等各種裝飾,以美玉雕琢,是漢代貴族的身份象徵。此佩整體造型、紋飾和陰線刻畫均保留了漢代同類器的特徵。

此韘形佩以白玉雕琢而成,玉工匠心獨運、隨形施藝,綜合運用透雕、陰線刻、遊絲毛雕等創造手法,圍繞圓形韘孔活靈活現地塑造出「龍鳳拱璧」 意象。 佩兩側分別透雕呈攀援狀的螭龍與鳳鳥,龍鳳一氣呵成,造型生動有神,身形勁健,氣勢非凡。佩正面以淺浮雕為主,背面著重採用陰線刻和漢代獨特的「遊絲毛雕」技法,雕琢網格紋、勾連雲紋等,線條飛動,烘托出龍鳳穿雲嬉戲的超凡意境。整件玉質瑩潤,琢磨精細,紋飾刻畫考究,氣韻生動,呼應傳神,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為漢代韘形玉佩飾代表性作品,值得珍藏。

漢代 白玉舞人(二件)

規格Specification:通高(H)12.5cm/13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2,000,000—4,000,000

此拍品白玉舞人一對均是通體以白玉質地製作,玉質細膩溫潤,邊緣微微帶有少量沁色。舞人呈平面剪影站立狀,正面的面部用細線刻出眉、眼、鼻、口,身穿交領長袍,腰束帶,長袖,上揚手臂作舞姿,柔勁流暢;側邊甩袖,飄逸灑脫。背面則可見有編結長髮、腰帶收束;宛如真實舞動的仕女。玉工們採用手工刻出陰錢,錢條細若遊絲,彎曲有度,構圖極其準確。從舞人的鏤刻上,我們可以看到漢代遊絲刻已經達到了細微遒勁的程度,正如明高濂所說:“漢人琢磨,妙在雙鉤,碾法婉轉流動,細入秋毫,更無疏密不勻,交接斷續。儼如遊絲白描,毫無滯跡”。漢代統治階級上層愛好歌舞,舞蹈繁榮興盛;漢代舞女的舞蹈有兩個最重要的特點:一是“舞袖",以長袖作舞,舞袖淩空飄逸,如行雲流水,曼妙靈動,千姿百態。另一特點是“舞腰”,腰部扭動變化,既舞動了上身,又帶動了下肢,使動作前俯後仰,左右傾折,豐富善變,綽約多姿。此件玉舞人將漢舞神韻展現的淋漓盡致,極為珍貴,為收藏佩戴之難得精品佳作。

宋 和田青玉辟邪

規格Specification:長(L)11.5cm 通高(H)10.5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600,000-800,000

此玉辟邪,整體以減地起陽的浮雕手法雕刻,角、耳、等均通過深淺浮雕手法出形,尾部還運用了鏤雕工藝,辟邪之耳、尾等部位,還以陰刻線作出廓,強化造型,脖頸、肩背、尾羽等處,還以陰刻法雕刻出細密排線,以示辟邪毛髮。作品還將俏色工藝巧施於獸首、翅尾、四肢等處,特別是玉沁之深色盡顯蒼勁,與辟邪脖頸、胸腹、尾巴等處的呈柔軟質感形成對比,增加了神獸的「象形」感和真實感。精細的切割、琢磨,使作品充滿「寫實」的意味,尤其對神獸發達的肌肉、合理身形結構等表現,是宋代治玉工匠在表現動物雕塑上的常用手法,注重對所表現物象的形神再現,是一件藝術性極高的玉雕上品。

可參閱:

1: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玉雕瑞獸,錄於《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4:漢魏晉南北朝》,北京,2011年,圖版236;

2:思源堂舊藏一件東漢作例,2016年4月5日售於香港邦瀚斯,編號32。

3:Desmond Gure 雅蓄一例,現存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並載於博物館網站,藏品編號 S1987.26;

唐 青玉武士俑(二件)

規格Specification:通高(H)31.5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3,000,000—5,000,000

此拍品青玉武士俑整體包漿溫潤,有紅褐色沁。圓雕武士,雙手持劍,劍可拆卸。玉俑身上淺浮雕唐代典型紋飾,面部表情恬淡,為不可多得之藝術珍品。俑身帶有朱砂紅沁,衣甲邊延有珍貴的棗皮紅。人物表情莊重肅穆。形象生動,服飾、衣甲、發式均真實具體。人物臉部輪廓及紋飾線條為流暢自然,傳神生動,極具藝術魅力。

玉豬龍

規格Specification:重(N)27.1g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500,000-800,000

紅山文化是位於遼寧西部距今五千多年的農業文明,是中國已知出現最早的文明。主要分佈在河北北部、遼寧西部大淩河與西遼河上游。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1935年對熱河省赤峰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1956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末在遼西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並對遼寧淩源、喀左東山嘴、建平牛河梁遺址群開展了大規模的發掘,使紅山文化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2013年,赤峰市與朝陽市宣佈將聯合對紅山文化進行申遺。而玉豬龍正是紅山文化代表器物。

此拍品玉豬龍呈青玉質,豬龍肥首大耳,三角形切口不切透內圓,身體首尾相連,成團狀捲曲,背部對鑽圓孔,面部以陰刻線表現眼圈、皺紋,頭部上聳成鬣或角,嘴部前伸上噘。整體捲曲呈“C”形,剛勁有力,顯現騰雲駕霧的動感,無疑又具備蛇的特徵。有專家認為,古人以蛇象徵土地和繁殖力,崇拜蛇。體現在玉器造型上,就把豬和蛇結合起來,出現了豬首蛇身龍的形象。至此,一條原始的龍被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來了,蜷體玉龍也由此被稱為中華第一龍。同類型的紅山文化“玉豬龍”玉雕,在國內外多家博物館均有收藏與展出。珍貴而罕見。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可參閱: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玉器上》,P2,紅山文化玉獸玦

清 白玉雕螭龍紋玉斧

規格Specification:長(L)22.8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1,200,000—2,000,000

此拍品白玉雕螭龍紋玉斧呈白玉質,緻密溫潤。玉斧上部透雕一螭龍,其狀為側面形,昂首弓背,步伐矯健,威嚴畢現。中部採用陰刻技法,浮雕獸面紋,下部陰刻紋飾做地,透雕三條螭龍,分別盤踞在玉斧中部及兩側,莊嚴之餘,更為玉斧增添了靈動之感。整器工藝精湛,雕工細膩,是件集巧工於一身的玉斧。

《周禮·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 漢 鄭玄 注:“《書》曰: 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希繡。’此古天子冕服十二章。” 孫詒讓正義:“日也,月也,星也,山也,龍也,華蟲也,六者畫以作繪,施於衣也;宗彝也,藻也,火也,粉米也,黼也,黻也,此六者紩以為繡,施之於裳也。” 清 惲敬 《十二章圖說序》:“古者十二章之制始於 軒轅 ,著於有虞,垂於夏殷,詳於有周,蓋二千有餘年。”其中黼就是依斧形,取其斷之意,象徵君臣合離,被惡向善之意。此玉斧上飾龍紋,是典型的宮廷裝飾,與皇帝朝服十二章中取斧同意,是一件工藝與內涵俱珍的上品。

任伯年 壽山石印章

規格Specification:通高(H)7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3,500,000-4,800,000

邊款: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觀跋:光緒丁亥夏五月 任伯年作

印文:璧月盦(ān)主

清末民初的海上畫壇,任伯年名重一時,師之者甚眾。揚州畫家倪田(1855—1919),江蘇江都人,僑居上海,初名寶田,號墨道人,墨翁,又號璧月盦主。初師從王素得華岩法,人物,仕女以及古佛像取境高逸,尤其善畫馬。光緒中行商到滬,見任頤畫由為喜愛,遂放棄其業而參用任法,是任派重要的傳人之一,有“今之學任頤者皆倪田別派”之說。1910年擔任上海書畫研究會庶務協董,其畫在海上擅勝一時。畫人物仕女以及佛像皆能取景高遠,線條流暢,尤其善畫馬以及走獸,能隨手揮灑,不用巧筆起稿。水墨巨石,設色花卉,腴潤遒勁,意境清新而富野趣。兼工山水,在海上賣畫三十年,直到六十五去世為至。他用筆松靈,秀潤,線條活潑,色彩淡雅,所作人物造型與面部表情如任伯年之奇特稚拙,富於鄉土氣息。

此拍品邊款乃任伯年篆刻,後贈倪田刻款使用,此章更是在他一生中多件作品進行使用,如:1:2014秋季(蘇州)文物藝術品拍賣會,0042拍品《倪田 動物圖》2:榮寶齋(上海),2013年春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中國書畫(一)0128號拍品《倪田 供奉圖》3:佳士得,2013年秋季拍賣會,中國古代書畫1028號拍品《倪田 1894年作 東山攜妓圖 》等等皆有使用此章,此拍品整體石質凝結潤澤,通體明透,似剝了皮的荔枝,富有光澤。本拍片呈四方長形狀,頭略帶圓轉,以刀為筆,虛實結合,作者依形就勢,以高超的手法進行裝飾,沖刀淺刻,行雲流水,各種紋式,山水人物十分精妙,沁人心脾,素潔無飾,格調淡雅。其畫面風格高古,意境空靈,古韻盎然,幽深景致更添幾分神秘空靈。整體巧思精工,畫面清雅雋秀。其線條流暢,極富筆情墨趣,是一方不可多得之珍寶,收藏價值極高。

千年至純九眼天珠

規格Specification:重(N.G.)43g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300,000-500,000

天然天珠是指使用純天然材料僅經過打磨而成的天珠,一種是由海螺化石打磨而成的天珠,叫法螺天珠;另一種是由含玉質及瑪瑙成分的九眼石葉岩打磨而成的天珠,叫九眼石葉岩天珠,也叫天眼天珠,產地西藏,在天珠中屬最上極品、能免除一切災厄,慈悲增長,權威顯赫,利益極大。在天珠修法功德中,九眼包含所有圖騰的象徵與意境,佛法修行中最後境地,九品蓮華化生。藏族神話言傳身教,九眼天珠在藏族中傳言驅邪,能為人轉厄運為吉祥.並有保護之功用.消除慢性病毒.防止惡化之功效.充滿著不可思議的力量,天珠分為各種圖騰,而九眼天珠是天珠之王,彙集了九乘功德,代表了權傾天下的威勢和普度眾生的慈悲。當初文成公主下嫁松贊幹布時帶來一尊佛像,佛像上鑲嵌了各式各樣的珠寶,而帽子上方最明顯的地方,就是三顆九眼天珠。

此拍品千年至純九眼天珠形體修長,為純正的棕白兩色,通體遍佈朱砂般血沁斑點,成片處以肉眼可見。其九眼兩端為雙邊線,端頭外一頭為棕,一頭為白,是宇宙陰陽珠。包漿潤澤,風化紋清晰可見,整體玉華,迎光不透,紋路清晰,歷經多代活佛持供,有輕磨取藥和自然風化之痕跡。此九眼天珠是天珠的精品,具足此類天珠能量的功用和效應,乃是一顆可遇不可求的精品,无论收藏或佩戴都很值得入手。

清 太極兩眼天珠

規格Specification:長(L)5.3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200,000—300,000

奧地利藏學家勒內.德、內貝斯基.沃科維茨於西元一九五二年出版的《來自西藏的史前珠》及一九五三年出版的《西藏的神靈和鬼怪》。西藏先民認為,天珠是神創造的超自然之物,是自然生成的或天降下來的。此枚天珠天然形成太極圖案,十分難得。象徵福慧圓滿、招福擋煞、趨吉避凶。天珠的名稱何人所取已不可求證,港澳臺叫天珠,藏族叫“絲”,漢族則稱“九眼珠”。

千年至純菩提天珠

規格Specification:重(N.G.)62.4g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150,000-250,000

天珠藏文音譯為dzi(zee),其意為莊嚴、殊勝、佑吉、富足、具得、美好、高貴、優雅。天珠來自雪域高原,是藏密七寶之一。佛教發源於印度。天珠的起源可追溯到西元前3000年至1500年之間,阿利安人在印度古國所遺留,古老文獻《吠陀經》中記載之古瑜珈理義、咒術、神祗和圖騰(Totems)等符號。原始佛教由於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當時天然災害繁生無窮,求神助佑之心自然產生,天珠因此被創造出來。同時,炮製並滲進了各種藥物以治病,且以巫術咒語的圖案造形,符畫於石材天珠上,進而達到提升精神意識的效果!這是古代一種符令的表徵。

此拍品千年至純菩提天珠珠體呈圓柱形,中間略粗,逐漸向兩頭收細,兩端斜向截平,打磨圓潤光滑。周身風化紋細密層疊,包漿寶光內蘊。珠體表面大部分被蝕染呈深褐色,在珠體兩端臨近端部位置分別蝕染有一圈牙黃色的縱向圓圈紋環繞著珠體表面,整珠品相極佳,顏色完美,且菩提紋的設計更為獨特罕見,乃一件值得入手的佩戴佳品。

之珍寶,收藏價值極高。

松鶴延年雞血石擺件

規格Specification:通高(H)16.5cm

預估價Estimated price:HKD 500,000-800,000

潘客照1959年生於浙江省青田縣山口鎮。1979年入青田石雕二廠,跟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林福照學習山水松鶴等傳統石雕工藝技法。從事石雕專業已三十多年。1988年以後創作的雞血石雕作品受到臺灣及各界收藏家專業人士的喜愛和好評。1992年任青田石雕研究院副院長,1995年獲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榮譽稱號。

雞血石因石頭中具有鮮紅色似雞血的辰砂(朱砂)而得名。浙昌化玉岩山的雞血石開發始於明代早期,盛於清代乾隆時期,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雞血石美麗、晶瑩、稀少,歷來被譽為“石後”、“印石公主”、“章石皇后”。雞血石同壽山石、青田石、巴林石並列,享有中國"四大國石"的美稱。主要用作為印章或是工藝雕刻品材料。中國最早在浙江昌化發現玉岩山雞血石。後來又發現了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的巴林雞血石。20世紀90年代又在貴州、陝西、甘肅、四川、湖南、雲南等地發現了雞血石。雞血石由於產量相當有限,市場價格經久不衰。

仙鶴在古代乃是“一鳥之下,萬鳥之上”,僅次於鳳凰的“一品鳥”,代表著長壽富貴,有:仙鶴獨立,翹首遠望,姿態優美,高雅大方的典稱;松,傲霜鬥雪、卓然不群,因其樹齡長久,經冬不凋,松被用來祝壽考、喻長生:“秩秩斯幹,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松的這種原初的象徵意義為道教所接受,遂成為道教神話中長生不死的重要原型。

此拍品松鶴延年雞血石,整體血色鮮活,燦若琉璃,地子清澈明淨,血色幾近滿布,靈動流美,寶光四溢,可稱精品。前半部分黑白鑲嵌,刻就古松、山岩作背景,突兀森鬱之下更顯作品的整體效果。松蔭之下,白鶴悠遊,皆借底色雕成,更襯得血色如雲霞般絢爛,實為不可多得之絕品。鶴是祥瑞的標誌與長壽的化身,古往今來人們喜愛仙鶴,寄寓對福壽健康的美好追求。潘客照利用巧色以雕松鶴,表現的極具靈氣,真實感強,“因材施藝”的創作功底完美呈現,無論是案頭擺件還是投資收藏,都是難得一遇的佳品。

以下競投方式

1.現場競投

競投者在不遲於拍賣日前24小時辦理及完成競投登記手續,然後領取競投牌參加拍賣會,在拍賣過程中可針對拍賣官的叫價舉競投牌進行競投。

2.電話競投

註冊委託福羲國際之代表進行電話競投, 請在拍賣日前 24 小時填妥「委託競投表格」,並勾選申請表上的「電話競投」方格。

3.書面競投

在拍賣日前24小時填妥「委託競投表格」指示最高競投金額, 「委託競投表格」附錄於該場拍賣圖錄內和可於本網站下載。

4.同步代拍服務

競買人須於拍賣日二十四小時前登錄本拍賣行在拍賣會前發佈的合作網絡拍賣平臺網站或App,完成網絡競投賬戶的注冊,並交納保證金。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相关机构 - 版权声明 - 法律声明 - 今日香港中国内地广告价目表 - 网上订报

联系电话: (香港)852-2564 0778 (国内)86-755-83517043 86-755-83517877

今日香港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