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将新一轮的“蒜你狠”的板子,集中打到投机的蒜商身上,不免以偏概全,这背后有“钱无安身之所”的魅影。
时隔六年,“蒜你狠”再度兴风作浪,卷土重来。今年3月中下旬以来,国内蒜价每斤已达到6.7元左右,超过了2010年6.4元/斤的历史最高值。通常情况下,舆论的板子总会径直打到蒜商等“囤货居奇”上,认为没有蒜商的投机炒作,市场总可以相安无事。
事实果真如此吗?这还要看“蒜你狠”究竟“狠”在何处。大致来说,可以从两个视角明辨。一个典型的视角,就是包括大蒜在内的农产品市场,是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现在看来,这颇值得慎思。直至目前,城乡市场的二元分割问题,一直亟须有效的改善。审视城乡农产品市场,可以说问题集中在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即目前的农产品流通环节,造成了农产品的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分割和脱节。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包括蒜农在内的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高,面对占据信息和资金优势的蒜商等流通环节来说,就如同是散兵游勇对弈有组织的集团军,议价能力和市场谈判能力等都是不对称的,导致菜农很难享受到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并致使这种价格信号无法有效传导至农业生产端,以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资料,反而导致了典型的蛛网效应。二是目前农产品入市的流通链条过长,分级代理较为突出,农产品与城镇菜市场的直接对接,农民与城镇菜市场最终销售环节的直接对话不畅。从经济学角度看,这属于典型的正反馈强而负反馈弱的不健全市场,是为蒜商“囤货居奇”对蒜价影响较大的主因之一。
当然,另一个典型视角是“钱无安身之所”现象。去年以来,资产荒成为了金融市场的一大伤痛,大量资金找不到合适的安身立命之所,在金融市场空转,流窜于不同市场“兴风作浪”,业已让股市、房市和黑色金属等市场很受伤。事实上,“蒜你狠”是一种典型的货币现象,在货币流动性充沛下,资金涌向哪里,哪里就是激流勇进的“割韭菜市场”,价格上涨在所难免,市场机制扭曲也自然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