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电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从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在陜西省澄城县发现较完整的墓葬、夯土墻、壕沟、陶窑与灰坑等遗跡,已確定是距今约2700年前的春秋时期周代封国遗址。
据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孙佔伟介绍,在这一遗址的墓葬区,考古人员已清理髮掘了19座中小型墓葬,出土的隨葬器物有铜礼器、铜丧葬器、兵器、车马器、玉石器等。其中一座墓葬中出土的铜礼器有鼎3件、壶2件、甗1件、盘1件、匜1件,为食器+水器+酒器组合,体现出周人铜器组合特徵。三件铜鼎器形、纹饰一致,个体相次变小,均为折沿、附耳、圆腹,兽蹄形足,腹中饰一週凸弦纹分下上两隔,上为窃取纹,下饰波曲纹,为春秋早期铜鼎特徵。
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夯土墻、陶範、陶窑、板瓦建材等与墓地相匹配的居址遗存。在墓地北侧700米处,鲁家河两条支沟间的沟梁两侧及上部臺垣相接部分,勘查发现长500多米的断续相连的夯土墻,局部保存高度1.5米。墻体夯层厚度10釐米,夯窝直径4釐米左右,其內夹杂少量的春秋时期陶片。在此沟梁的下端,发现一段宽12米南北向壕沟,试掘出土有大量春秋的绳纹板瓦和陶器残片。
夯土墻与壕沟大致將整个沟梁合围构成一个相对封闭区域,总面积10余万平方米。其內採集到陶鬲、盆、罐、豆、三足瓮和板瓦等残片,勘探发现有大量灰坑和板瓦建材堆。据採集標本特徵判断,年代为春秋早期前后。目前考古工作者已初步认定这一遗址距今约2700年前,是关中东部一处周代封国或高级贵族采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