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电 继洛阳、开封之后,河南郑州近日出臺《郑州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试行)》,对当地非国有博物馆进行资金支持。
“在眾多民间收藏家努力下,大量藏在民间的文物、艺术品正走出‘深闺’,实现社会共享。”河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康国义说,河南的非国有博物馆不断涌现,体现了公眾对文物保护与传承的文化自觉。
据新华社报道,河南歷史底蕴深厚,民间收藏之风盛行。近年来,大量藏品通过民营博物馆的形式与公眾见面。目前,全省有博物馆330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19家,形成了具有行业、区域特色的博物馆体系。
在洛阳市一家名为“白河书斋晁氏藏书博物馆”的非国有博物馆展厅,陈列柜里摆放著古籍善本、碑帖石刻,墻上悬挂眾多明清名人书画,藏品之丰、之精令人惊嘆。馆长晁会元说:“收藏是小眾的事情,但藏品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產,所以有责任让大眾来共享。”
康国义表示,鼓励和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將目光聚焦民俗、艺术等相关主题,填补了省內博物馆门类空白,让公眾接受多样性、专题性和特色性文化的熏陶。
目前,河南一些非国有博物馆已经做出了尝试。部分以传统饮食、刺绣、农机农具、革命文物等独具特色的藏品为收藏主题的博物馆,很受公眾欢迎。如河南首家饮食类博物馆——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以不同年代的饮食见证物,串联出一部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史。
郑州新出臺政策明確提出,將优先发展和扶持填补本市博物馆门类空白和体现行业特性、地方文化特点,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密切相关的专题性非国有博物馆。新建博物馆最高补助300万元人民幣。
“政策的最大亮点是,鼓励民办博物馆参与县区博物馆建设与管理。”河南省民办博物馆协会秘书长李宝宗认为,这既缓解了基层国有博物馆缺乏藏品的问题,又解决了民间藏品和民办博物馆的场馆难题,最终使公眾受益。